返回

明末逐鹿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4章 崇祯惶恐 太监统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杨嗣昌带进乾清宫。

    杨嗣昌看到崇祯皇帝面色不对,他立刻跪下行礼。

    却没有听到,崇祯皇帝让他平身的旨意。

    杨嗣昌立刻就察觉到,一定是出现重大变故,但他一点都不清楚,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

    崇祯皇帝看着杨嗣昌非常失望,唐通负责保定城防,这是杨嗣昌安排的人选。

    他没有调换唐通,就默认了唐通的能力,能守住保定城。

    杨嗣昌指挥北直隶各地大军防守黄衣贼,黄衣贼入寇北直隶以来,没有获得一场胜利。

    现在崇祯皇帝又发现他识人不明。

    杨嗣昌的所作所为,让他非常失望。

    崇祯皇帝直接把锦衣卫的奏报,砸在杨嗣昌身上。

    他语气冰冷的说道“杨嗣昌,这就是你安排的保定城守将。”

    杨嗣昌小心翼翼打开奏报,看到唐通投降黄衣贼的消息。

    他身上的冷汗立刻冒出来,后背都已经湿透。

    杨嗣昌磕头的同时,眼泪哗哗掉下来,带着哭腔说道“微臣罪该万死。

    启禀陛下,我杨嗣昌与黄衣贼有着血海深仇。

    我要是知道唐通会投靠黄衣贼,早就把他锁拿问罪。

    唐通平时扮演的太好,微臣一时失常,没有提前揭露唐通的伪装。

    请陛下治臣失察之罪。”

    崇祯皇帝看到杨嗣昌的表现,他又有些犹豫了。

    可能杨嗣昌真的没错,在京城找到与黄衣贼有血海深仇的重臣。

    除了杨嗣昌之外,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其他人。

    崇祯皇帝愤怒平息了下来,说道“杨爱卿平身吧。

    我们现在要想办法亡羊补牢,杜绝唐通事件再次发生。

    杨爱卿有没有好办法?”

    杨嗣昌站起身,他松了一口气。

    这次算是过关了,他要不是反应快,这次很可能被崇祯皇帝关进天牢之中。

    他之前还能摸透崇祯皇帝的脾性,现在越来越摸不透崇祯皇帝,他经常反复无常。

    杨嗣昌知道他想要完全过关,接下来的办法,必须要完全契合崇祯皇帝的想法。

    他也没有时间仔细思考,看到照顾崇祯皇帝的大太监王承恩。

    杨嗣昌眼睛一亮说道“启禀陛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唐通献出保定城,选择投降黄衣贼,这绝不是临时达成的交易。

    唐通之前,必定会与黄衣贼联系。

    我们要保证各地的稳定,就要尽量选择与外界没有瓜葛的统军之人。

    黄衣贼即便想要策反这个人,大战即将来临,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

    这样的人有很多,比如陛下身边的亲近之人。”

    崇祯皇帝听完杨嗣昌的办法,他眼睛一亮。

    他之前就派太监去个各军监军,攻打黄衣贼导致几次大败。

    文官和武将都攻讦监军太监瞎指挥。

    崇祯皇帝为了战胜黄衣贼,之后就没有派遣监军太监。

    现在他发现,身边的太监,才是他能足够信任的人。

    “王承恩,立刻把曹化淳、方正化、王之心叫来。”

    崇祯皇帝觉得御马监的卢九德更会领兵。

    但他已经陪同皇太子朱慈烺南下,只能选出他最信任,又觉得有领兵才能的三位大太监。

    曹化淳立刻来到乾清宫。

    他正安排锦衣卫,去监视明军各个将领。

    难道是皇爷有什么新想法,让他派锦衣卫去实现。

    崇祯皇帝看着陆续到达的大太监。

    他站起身说道“我准备让你们三人去通州、逐州、宣化三地,统领当地大军抵挡黄衣贼,你们愿不愿意为朕分忧。”

    曹化淳立刻跪下,诚恳的说道“老奴愿意听从皇爷的安排。”

    王之心晚了一步,他心中极为懊悔,立刻学着曹化淳表明态度。

    方正化想了想,他觉得自己能做好这件事,立刻跪下。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表态,心里非常高兴。

    “你们都是朕的奴才,在外面代表朕的脸面。

    我赐你们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

    曹化淳负责统领通州的大军、方正化负责统领逐州的大军,王之心负责统领宣府的大军。

    平时监督各军的将领,让他们为国分忧,认真抵御黄衣贼。

    一旦发现有将领勾结黄衣贼,绝不留情,立刻处置。”

    崇祯皇帝吩咐完,赐予他们圣旨和尚方宝剑,让他们立刻去上任。

    天津被黄衣贼围困,派遣太监也无法进入到天津,崇祯皇帝就没有派遣太监。

    ………………………………

    曹化淳作为东厂掌印太监,他去通州上任,直接带着东厂的人。

    方正化和王之心,这两个大太监,他们都带锦衣卫的人。

    

第274章 崇祯惶恐 太监统军(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